紡織纖維鑒別試驗方法 第3部分:顯微鏡法 |
 |
標準編號:FZ/T 01057.3-2007 |
標準狀態(tài):現(xiàn)行 |
|
標準價格:21.0 元 |
客戶評分:     |
|
本標準有現(xiàn)貨可當天發(fā)貨一線城市最快隔天可到! |
|
|
|
|
|
FZ/T01057的本部分規(guī)定了一種紡織纖維鑒別試驗方法--顯微鏡法。 本方法適用于各種紡織纖維的定性鑒別。 |
|
|
|
|
FZ/T 01057《紡織纖維鑒別試驗方法》包括以下九個部分:
——第1部分:通用說明;
——第2部分:燃燒法;
——第3部分:顯微鏡法;
——第4部分:溶解法;
——第5部分:含氯含氮呈色反應法;
——第6部分:熔點法;
——第7部分:密度梯度法;
——第8部分:紅外光譜法;
——第9部分:雙折射率法。
本部分為FZ/T 01057的第3部分。
本部分代替FZ/T 01057.3-1999《紡織纖維鑒別試驗方法 顯微鏡觀察方法》。
與FZ/T 01057-1999相比,本次修訂將原來的十一個部分整合為九個,各部分的順序也做了調(diào)整。即將原第5部分“著色試驗方法”和第11部分“系統(tǒng)鑒別方法”刪除,將原第6部分“含氯含氮呈色反應法”改為第5部分,將原第7部分“熔點法”改為第6部分,將原第9部分“密度梯度法”改為第7部分,將原第10部分“雙折射率法”改為第9部分。
本部分對FZ/T 01057.3-1999作了如下修改:
1)標準的名稱改為“紡織纖維鑒別試驗方法 第3部分:顯微鏡法”;
2)增加了“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一章;
3)增加了“試驗報告”一章;
4)附錄B中補充了絲光棉等18種纖維的縱、橫截面的形態(tài)描述;
5)附錄C中補充了大豆蛋白等10種纖維的縱、橫截面的形態(tài)照片,并全部更新了原附錄中的纖維形態(tài)照片;
本部分由中國紡織工業(yè)協(xié)會提出。
本部分由全國紡織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基礎標準分會(SAC/TC209/SC1)。
本部分由國家棉紡織品質(zhì)量檢測中心、石家莊常山紡織有限公司負責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治恩、王穎、張艷、李純、張其平、梁淑華。
本部分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fā)布情況為:
——ZBW 04004.3-1989;
——FZ/T 01057.3-1999。 |
|
|
FZ/T 01057.1 紡織纖維鑒別試驗方法 第1部分:通用說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