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標準是在CJ/T176-2002《旋轉式潷水器》基礎上修訂完成的,本標準與CJ/T176-2002相比
主要變化如下:
---對潷水器術語的定義作了適當的調整,增加了單池面積、潷水器數量、潷水時間、潷水速度的定義。
---在分類中按潷水量給出了潷水器的型號排列序列,使之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
---在性能參數方面,根據潷水器在近幾年使用中的實踐經驗和技術發展,對潷水量、堰口負荷、潷水速度等參數都作了適當調整,使之更適應現在污水處理工藝的需要,更加注重與工藝的協調。
---在要求方面,增加了對影響潷水器本身工作性能的條文:潷水器運行的控制方式應采用程序控制或智能控制.
---在檢驗方法方面,增加了重要的檢驗條文:整機空載檢驗、整機運行試驗、機械過扭矩保護檢驗、潷水器總裝檢驗、絕緣性能檢驗和耐電壓檢驗、智能控制方式的潷水器功能檢驗、首次無故障工作時間等檢驗項目及其對應的檢驗方法。
---在檢驗規則方面,增加了整機運行、智能控制、絕緣性能及耐電壓等主要工作性能檢驗規定。
---增加了對產品的貯存要求。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提出。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給水排水產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天津水工業工程設備有限公司、天津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
本標準參加起草單位:江蘇天雨環保集團有限公司、安徽國禎環保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艾杰環境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天津市維真環境工程技術咨詢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張大群、孫濟發、金宏、盧德純、劉琳、王穎哲、張述超、齊欣、王秀朵、趙秉森、鄭士良、王慶文、陸斗宏、周增慶、張蓁、張蕾、程亞敏。
本標準自實施之日起,代替CJ/T176-2002《旋轉式潷水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