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術語 |
 |
標準編號:GB/T 15557-2008 |
標準狀態(tài):現(xiàn)行 |
|
標準價格:0.0 元 |
客戶評分:     |
|
立即購買工即可享受本標準狀態(tài)變更提醒服務! |
|
|
|
|
|
本標準規(guī)定了服裝及服飾工業(yè)常用的術語、定義或說明。 本標準適用于服裝和服飾設計、生產(chǎn)、技術、教學、貿易及其相關的領域。 |
|
|
|
英文名稱: |
Standard terminology relating to apparel |
替代情況: |
替代GB/T 15557-1995 |
中標分類: |
輕工、文化與生活用品>>服裝、鞋、帽與其他縫制品>>Y75服裝、鞋、帽綜合 |
ICS分類: |
服裝工業(yè)>>61.020服裝 |
發(fā)布部門: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
發(fā)布日期: |
2008-06-18 |
實施日期: |
2009-03-01
|
首發(fā)日期: |
1995-04-22 |
提出單位: |
中國紡織工業(yè)協(xié)會 |
歸口單位: |
全國服裝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219) |
主管部門: |
全國服裝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219) |
起草單位: |
上海市服裝研究所、東華大學、總后軍需裝備研究所 |
起草人: |
許鑒、張文斌、王德鈞、聶雅淵、丁錫強、施琴、秦威、王宏明 |
計劃單號: |
20021755-T-608 |
頁數(shù): |
【膠訂-大印張】104頁 |
出版社: |
中國標準出版社 |
書號: |
155066·1-33122 |
出版日期: |
2008-09-01 |
|
|
|
本標準代替GB/T 15557-1995《服裝術語》。
本標準與GB/T 15557-1995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修改了標準的適用范圍。
——在第2章中增加了21個術語,分別是:中式服裝、西式服裝、民族服裝、上裝、下裝、連身裝、內衣、外衣、少男服裝、少女服裝、功能性服裝、運動服、休閑服、禮服、舞臺服、家居服、孕婦裝、針織服裝、機織服裝、麻類服裝、人造革服裝。
——變更了第2章4個術語的名稱,分別是:
“男式服裝”變更為“男裝”;
“女式服裝”變更為“女裝”;
“嬰兒服裝”變更為“嬰幼兒服裝”;
“裘革服裝”拆分為“毛皮服裝”和“皮革服裝”。
——將第3章中的牛仔服、棉襖、羽絨服、防寒服、套裝、職業(yè)裝、勞動保護服等7項術語移至第2章,且將“牛仔服”、“棉襖”、“職業(yè)裝”和“勞動保護服”的名稱分別變更為“牛仔服裝”、“棉服裝”、“職業(yè)服”和“防護服”。
——對“2.21 嬰幼兒服裝”的解釋做了修改。將“適合周歲以內嬰兒”改為“適合于年齡在24個月及以內的嬰幼兒”。
——取消了第3章中第二級“上裝”、“下裝”、“全身裝”和“禮裝”的分類。
——在第3章中增加了10個術語,分別是:文胸、超短褲、雨褲、內褲、三角褲、沙灘褲、比基尼、泳裝、緊身服、雨衣。
——在第3章中刪除了術語“背心裙”。
——將第第3章中術語“夜禮服”名稱變更為“晚禮服”。
——在第4章中增加了4個術語,分別是:翻折領、下盤頭、袖底縫、前襠縫。
——將第4章中術語“袖口襯”名稱變更為“袖頭襯”。
——將第4章中4.2.2中的袖山、袖口、襯衫袖口、橡筋袖口、羅紋袖口等5項術語移至第4章4.1.1中。
——在第5章中增加了2個術語,分別是:基礎線,示意圖。
——將第5章中術語“款式設計圖”名稱變更為“款式圖”。
——將“6.3中式服裝”大類并入“6.1 上裝”中。將6.3與6.1重復的術語統(tǒng)一,如此并入6.1的6.3術語有(7個):腹圍線、前身中心線、前領寬線、抬裉線、裉縫弧線、大襟斜線、大襟弧線。
——在第7章中增加了6個術語,分別是:服裝CAM、服裝CAD、版樣、紙樣、板樣、布樣。
——在第7章中刪除了2個術語,分別是:沖領角薄膜、領角薄膜定位。
——變更了第7章2個大類術語的名稱,分別是:
“7.3 縫紉”更名為“7.3 縫制”;
“7.4 各類縫子”更名為“7.4 縫型”。
——變更了第7章5個術語的名稱,分別是:
“推門”更名為“歸拔前片”;
“壓襯”更名為“粘襯”;
“滾掛面”更名為“掛面滾邊”;
“坐燙里子縫”更名為“倒燙里子縫”;
“夾翻領”更名為“夾下領”;
“合袖頭”更名為“夾下領”;
“楊樹花針”更名為“柳樹花針”。
——將第7章中7.3.3中的“鑲邊”術語移至第7章7.3.4中。
“底領探出”變更為“領里探出”;
“底領縮進”變更為“領里縮進”;
“后背不方登”變更為“后背下沉”。
——增加了“漢語拼音索引”和“英語對應詞索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