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 開放系統互連 會話服務定義 |
 |
標準編號:GB/T 15128-2008 |
標準狀態(tài):現行 |
|
標準價格:54.0 元 |
客戶評分:     |
|
本標準有現貨可當天發(fā)貨一線城市最快隔天可到! |
|
|
|
|
|
本標準采用抽象方法及下列術語定義了由OSI會話層提供的外部可見服務:
a) 服務的原語動作和事件;
b) 與各原語動作和事件相關聯的參數數據;
c) 原語動作和事件之間的關系及有效順序。
本標準中所定義的服務是由OSI會話協議(連同運輸服務)提供的,并可被OSI表示協議使用的那些服務。
本標準不規(guī)定個別的實現或產品,也不對計算機系統內的實體和接口的實現加以限制,因此,不存在對本標準的一致性要求。
與對稱同步功能單元有關的文本不適用于對ITU-T應用的支持。 |
|
|
|
英文名稱: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 Session service definition |
替代情況: |
替代GB/T 15128-1994 |
中標分類: |
電子元器件與信息技術>>信息處理技術>>L79計算機開放與系統互連 |
ICS分類: |
ICS35.100.50 |
UDC分類: |
35.100.50 |
采標情況: |
IDT ISO/IEC 8326:1996 |
發(fā)布部門: |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
發(fā)布日期: |
2008-08-19 |
實施日期: |
2009-01-01
|
首發(fā)日期: |
1994-07-16 |
提出單位: |
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
歸口單位: |
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
主管部門: |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
起草單位: |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 |
起草人: |
郭楠、徐冬梅、張翠、吳東亞、張暉 |
計劃單號: |
20063117-T-469 |
頁數: |
【膠訂-大印張】92頁 |
出版社: |
中國標準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09-01-01 |
|
|
|
本標準等同采用國際標準ISO/IEC8326:1996《信息技術 開放系統互連 會話服務定義》、ISO/IEC8326:1996/Amd1:1998效率增強、ISO/IEC8326:1996/Amd2:1998嵌套連接功能單元以及ISO/IEC8326:1996/Cor.1:2002 技術勘誤1。
修正案ISO/IEC8326:1996/Amd1:1998對標準正文的3.3、9.1、9.1.1、11.1、12.1.2、12.1.2.7、13.1.2、14.1.1、A.5.1 和A.5.4.14 進行了修改,并新增了2.3、12.1.2.11、12.1.2.12;修正案ISO/IEC8326:1996/Amd2:1998對標準正文的第8章、8.3、11.3、12.1.1、12.1.2、12.1.2.2、12.1.2.3、12.1.2.4、12.1.2.7、13.11.2、14.3.2、15.2 和A.1 章進行了修改,并新增了3.3.13、3.3.14、7.7 和9.1.15;補篇ISO/IEC8326:1996/Cor.1:2002對標準正文的3.3.9和6.1的部分內容進行了更正。以上相應條文的右方用||標記。
本標準代替GB/T15128-1994。
本標準與GB/T15128-1994相比的區(qū)別如下:
---變更標準名為《信息技術 開放系統互連 會話服務定義》;
---本標準分為三篇,分別是第一篇概述、第二篇面向連接的會話服務原語定義和第三篇無連接方式會話服務原語的定義;前一版本標準僅為兩篇,第一篇概述和第二篇會話服務原語;
---本標準添加了會話服務原語的定義的技術內容;
---功能單元中增加了對稱同步功能單元、數據分隔功能單元和嵌套連接功能單元;
---本標準的附錄A 增加了無連接方式會話服務的狀態(tài)表;
---本標準同時合并了ISO/IEC8326:1996/Amd1:1998、ISO/IEC8326:1996/Amd2:1998以及ISO/IEC8326:1996/Cor.1:2002。
本標準的附錄A 是規(guī)范性附錄。
本標準由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并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郭楠、徐冬梅、張翠、吳東亞、張暉。
本標準于1994年首次發(fā)布。 |
|
|
前言Ⅲ
引言Ⅳ
第一篇 概述1
1 范圍1
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1
3 術語和定義1
3.1 參考模型定義1
3.2 服務約定定義2
3.3 會話服務定義2
4 縮略語3
4.1 數據單元3
4.2 其他3
4.3 服務變量3
5 約定4
6 會話服務模型4
6.1 層服務模型4
6.2 會話無連接方式傳輸模型4
7 會話服務綜述4
7.1 綜述4
7.2 權標概念4
7.3 同步和對話單元概念5
7.4 活動概念5
7.5 重新同步6
7.6 協商6
7.7 嵌套會話連接6
8 會話服務的階段和服務7
8.1 會話連接建立階段7
8.2 數據傳送階段7
8.3 會話連接釋放階段8
9 功能單元和子集9
9.1 功能單元9
9.2 子集11
10 會話服務質量(QOS) 11
10.1 QOS的確定11
10.2 會話連接QOS的協商規(guī)程12
10.3 QOS參數的定義13
第二篇 面向連接的會話服務原語定義16
11 會話服務原語簡介16
11.1 原語概述16
11.2 發(fā)送原語的權標限制18
11.3 原語的順序19
11.4 同步點序號管理19
11.5 數據分隔24
12 會話連接建立階段25
12.1 會話連接服務25
13 數據傳送階段27
13.1 常規(guī)數據傳送服務27
13.2 加速數據傳送服務28
13.3 特種數據傳送服務29
13.4 能力數據交換服務30
13.5 出讓權標服務30
13.6 請求權標服務31
13.7 出讓控制服務32
13.8 次同步點服務33
13.9 主同步點服務35
13.10 重新同步服務36
13.11 P異常報告服務38
13.12 U 異常報告服務39
13.13 活動開始服務41
13.14 活動繼續(xù)服務42
13.15 活動中斷服務43
13.16 活動丟棄服務44
13.17 活動結束服務45
14 會話連接釋放階段47
14.1 有序釋放服務47
14.2 U 夭折服務48
14.3 P夭折服務48
15 原語的順序49
15.1 狀態(tài)表49
15.2 會話連接端點處原語的順序49
16 沖突49
16.1 SS用戶看到的沖突49
16.2 SS提供者解決的沖突50
第三篇 無連接方式會話服務原語定義51
17 SUNITDATA 51
17.1 功能51
17.2 原語的類型和參數51
17.3 原語順序52
附錄A (規(guī)范性附錄) 狀態(tài)表53 |
|
|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T9387.1-1998 信息技術 開放系統互連 基本參考模型 第1部分:基本模型(idtISO/IEC7498-1:1994)
GB/T9387.3-2008 信息技術 開放系統互連 基本參考模型 第3部分:命名和尋址(ISO/IEC7498-3:1997,IDT)
GB/T12453-2008 信息技術 開放系統互連 運輸服務定義(ISO/IEC8072:1996,IDT)
GB/T17967-2000 信息技術 開放系統互連 基本參考模型:OSI 服務定義的約定(idtISO/IEC10731:1994)
ISO/IEC8327-1:1996 信息技術 開放系統互連 面向連接的會話協議:協議規(guī)范
ISO/IEC9548-1:1995 信息技術 開放系統互連 無連接會話協議:協議規(guī)范
ITU 建議X.225/Add.1(1995) 開放系統互連 會話層效率增強的協議規(guī)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