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測距儀 |
 |
標準編號:GB/T 14267-2009 |
標準狀態:現行 |
|
標準價格:49.0 元 |
客戶評分:     |
|
本標準有現貨可當天發貨一線城市最快隔天可到! |
|
|
|
|
|
本標準規定了相位式和脈沖式光電測距儀的產品分類、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儀器的包裝、標志、運輸和貯存的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光電測距儀(包括全站儀測距部分及手持式激光測距儀)的設計、生產試驗和檢驗。 |
|
|
|
英文名稱: |
Electro-optical distance meters(EDM Instruments) |
替代情況: |
替代GB/T 14267-1993 |
中標分類: |
儀器、儀表>>光學儀器>>N31望遠鏡、大地測量與航測儀器 |
ICS分類: |
17.180.30;07.040 |
發布部門: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
發布日期: |
2009-05-06 |
實施日期: |
2009-10-01
|
首發日期: |
1993-04-02 |
提出單位: |
國家測繪局 |
歸口單位: |
全國地理信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
主管部門: |
國家測繪局 |
起草單位: |
國家光電測距儀檢測中心、蘇州一光儀器有限公司、北京三鼎光電儀器有限公司等 |
起草人: |
方愛平、齊維君、楊俊志、翟清斌、吳秀娟、牟秀珍 |
計劃單號: |
20065646-T-466 |
頁數: |
4頁 |
出版社: |
中國標準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09-10-01 |
|
|
|
本標準代替GB/T14267-1993《短程光電測距儀》。本標準與GB/T14267-1993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將本標準名稱由《短程光電測距儀》改為《光電測距儀》;
---按照GB/T1.1-200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 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規則》對標準進行修訂;
---本標準新增了鑒別力(率)、測距精度、激光發光功率、測尺頻率特性和測量時間等檢驗項目和要求;
---測距常數及其精度的檢驗采用了與國家計量檢定規程相一致的方法;
---對周期誤差的計算列出了嚴密公式和特殊情況下的簡化公式;
---對測距儀參數的檢驗方法、所用標準器具和結果計算等區分了定型鑒定和出廠檢驗,以及相位
式光電測距儀和手持式激光測距儀。
本標準的附錄A、附錄B、附錄C、附錄D、附錄E、附錄F、附錄G、附錄H 為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由國家測繪局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地理信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國家光電測距儀檢測中心、蘇州一光儀器有限公司、北京三鼎光電儀器有限公司、南京德朔實業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方愛平、齊維君、楊俊志、翟清斌、吳秀娟、牟秀珍。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T14267-1993。 |
|
|
前言Ⅰ
1 范圍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1
3 術語和定義1
4 產品分類2
4.1 光電測距儀2
4.2 手持激光測距儀3
5 儀器參數的檢驗4
5.1 檢驗項目4
5.2 儀器參數檢驗所用標準裝置4
5.3 調制光相位均勻性5
5.4 幅相誤差5
5.5 鑒別力(率) 5
5.6 周期誤差6
5.7 儀器常數及其標準差8
5.8 測距標準差11
5.9 精測尺頻率13
5.10 距離測量重復性14
5.11 激光光源發光功率14
5.12 測程14
5.13 距離測量時間15
5.14 環境試驗15
6 標志15
7 包裝15
8 運輸15
9 貯存15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調制光相位均勻性檢驗記錄表16
附錄B (資料性附錄) 幅相誤差檢驗記錄表17
附錄C (資料性附錄) 鑒別力(率)檢驗記錄表18
附錄D (資料性附錄) 周期誤差檢驗記錄及計算表19
附錄E (資料性附錄) 加常數乘常數計算表20
附錄F (資料性附錄) 精測尺頻率隨開機時間變化檢驗記錄表21
附錄G (資料性附錄) 精測尺頻率隨溫度的變化檢驗記錄表22
附錄H (資料性附錄) 距離測量重復性檢驗記錄23 |
|
|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T191 包裝儲運圖示標志(GB/T191-2008,ISO780:1997,MOD)
GB/T12085.1~12085.14 光學和光學儀器 環境試驗方法
GB/T15464 儀器儀表包裝通用技術條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