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標準等同采用ISO/TS19104:2008《地理信息 術語》(英文版)。根據我國國情,對該國際標準進行了以下編輯性修改:
a) 標準的編寫方法執行GB/T1.1-200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 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規則》、GB/T20000.2-2001《標準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采用國際標準的規則》的要求;
b) 刪除了該國際標準的前言;
c) 本標準的引言采用了ISO/TS19104的引言,但做了少量修改;
d) 對于ISO/TS19104:2008引用的其他國際標準中有被采用為我國標準的,本標準用引用我國的這些國家標準代替對應的國際標準;
e) 增加了API、UML、XML 和XSLT 四條縮略語;
f) 在附錄B中術語的定義、示例和注釋中,用黑體字標識了引自本標準的其他首選術語,并將該首選術語的條目編號置于圓括號內;
g) 為保持參考文獻的可追溯性,對詞條的引用文獻沒有翻譯;
h) 在術語定義的前面用尖括號括注該術語所屬的專業領域;
i) 在7.1術語記錄內容中,增加了所屬標準號及標準所處階段;
j) 該國際標準中7.1a)和7.2a)字段名不同,但所指內容相同,本標準將相應內容做了統一處理;
k) 刪除了該國際標準的7.3,該條內容是ISO/TC211針對等義詞向其成員國或聯絡團體提出的要求;
l) 在參考文獻中補充了GB/T4894-1985 情報與文獻工作詞匯基本術語、GB/T15237.1-2000 術語工作 詞匯 第1部分:理論與應用、GB/T19333.5-2003 地理信息 一致性與測試、GB/T19710-2005 地理信息 元數據、GB/T21336-2008 地理信息 質量評價過程、GB/T21337-2008 地理信息 質量原則、GB3101-1993 有關量、單位和符號的一般原則;
m) 在附錄A 中增加了A.4,對地理信息術語庫在我國的具體實施情況,作了編輯性說明;
n) 增加了漢語拼音索引和英文對應詞索引。
本標準代替GB/T17694-1999《地理信息技術基本術語》。
本標準與GB/T17694-1999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修改了標準名稱;
---詞條數目由原224條增加到529條;
---對原術語的定義作了較大修改;
---增加了第2章一致性、第4章術語和定義、第5章縮略語、第6章概念選取準則和第7章術語記錄結構;
---刪除了原標準的英文索引;
---增加了規范性附錄A、附錄B和附錄C。
本標準的附錄A、附錄B和附錄C 為規范性附錄。
本標準由全國地理信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30)提出并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武漢大學、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
資源研究所、高德軟件公司、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國家信息中心。
本標準起草人:李莉、朱秀麗、杜道生、李青元、蘇山舞、張林、李新通、何建邦、蔣景瞳、邱志誠、王強、李小林、江洲、郭建坤、陳現軍、駱成鳳。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T17694-199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