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帶生態系統現狀調查與評估技術導則 第10部分:海灣 |
 |
標準編號:T/CAOE 20.10-2020 |
標準狀態:現行 |
|
標準價格:0.0 元 |
客戶評分:     |
|
立即購買工即可享受本標準狀態變更提醒服務! |
|
|
|
|
|
T/CAOE 20 的本部分規定了海灣生態系統現狀調查與評估的一般規定、調查內容、調查方法、生態狀況評估等要求。
本部分適用于海灣生態系統現狀調查與評估工作。 |
|
|
|
英文名稱: |
Technical guideline for investigation and assessment of coastal ecosystem—Part 10:Bay |
中標分類: |
綜合>>基礎學科>>A45海洋學 |
ICS分類: |
數學、自然科學>>07.060地質學、氣象學、水文學 |
發布部門: |
中國海洋工程咨詢協會 |
發布日期: |
2020-07-21 |
實施日期: |
2020-07-21
|
提出單位: |
自然資源部海洋預警監測司 |
歸口單位: |
中國海洋工程咨詢協會 |
起草單位: |
國家海洋局北海海洋工程勘察研究院、自然資源部海洋減災中心 |
起草人: |
張曉舉、崔文林、王丕波、國志興、萬凱、布如源、王鵬磊 |
|
|
|
T/CAOE 20 -2020《海岸帶生態系統現狀調查與評估技術導則》分為十個部分:
——第1部分:總則
——第2部分:海岸帶生態系統遙感識別與現狀核查
——第3部分:紅樹林
——第4部分:鹽沼
——第5部分:珊瑚礁
——第6部分:海草床
——第7部分:牡蠣礁
——第8部分:砂質海岸
——第9部分:河口
——第10部分:海灣
本部分為 T/CAOE 20 的第 10 部分。
本部分按照 GB/T 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部分由自然資源部海洋預警監測司提出。
本部分由中國海洋工程咨詢協會歸口。
本部分起草單位:國家海洋局北海海洋工程勘察研究院、自然資源部海洋減災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張曉舉、崔文林、王丕波、國志興、萬凱、布如源、王鵬磊。 |
|
|
前 言I
1 范圍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1
3 術語和定義1
4 一般規定2
41 工作程序2
42 質量控制2
43 調查與評估報告編制 2
44 成果歸檔2
5 現狀調查2
51 站位布設 2
52 調查頻次 2
53 現狀調查內容 2
54 采樣及分析方法 3
6 生態系統評估4
61 評估指標4
62 評估方法5
63 綜合評估10
附錄 A(規范性附錄)海岸帶生態系統調查表11
附錄 B(規范性附錄)岸線現狀調查表12
附錄 C(規范性附錄)圍填海區域現狀調查表13 |
|
|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 12343.1 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編繪規范 第 1 部分:1∶25 000 1∶50 000 1∶
100 000 地形圖編繪規范
GB/T12763.2 海洋調查規范 第 2 部分:海洋水文觀測
GB/T12763.6 海洋調查規范 第 6 部分:海洋生物調查
GB/T12763.8 海洋調查規范 第 8 部分:海洋地質地球物理調查規范
GB17378.4 海洋監測規范 第 4 部分:海水分析
GB17378.5 海洋監測規范 第 5 部分:沉積物分析
HY/T 084-2005 海灣生態監測技術規程
HJ 710.4 生物多樣性觀測技術導則 鳥類
T/CAOE 20.1-2020 海岸帶生態系統現狀調查與評估技術導則 第 1 部分:總則
T/CAOE 20.3 海岸帶生態系統現狀調查與評估技術導則 第 3 部分:紅樹林
T/CAOE 20.4 海岸帶生態系統現狀調查與評估技術導則 第 4 部分:鹽沼
T/CAOE 20.5 海岸帶生態系統現狀調查與評估技術導則 第 5 部分:珊瑚礁
T/CAOE 20.6 海岸帶生態系統現狀調查與評估技術導則 第 6 部分:海草床
T/CAOE 20.7 海岸帶生態系統現狀調查與評估技術導則 第 7 部分:牡蠣礁
T/CAOE 20.8 海岸帶生態系統現狀調查與評估技術導則 第 8 部分:砂質海岸
T/CAOE 20.9 海岸帶生態系統現狀調查與評估技術導則 第 9 部分:河口 |
|
|
|
|